杭州,温山软水,但骨子里的倔强、开放和包容,成就了一座创新活力之城。
北宋时,杭州的印刷匠毕昇发明了活字拼版印刷技术,被誉为中国古代“四大发明”之一。同时代,另一位杭州人沈括也写了一部了不起的笔记体著作——《梦溪笔谈》,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为“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”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创新力,是杭州这座城市的内在基因,并在千百年来,不断为杭州注入持续发展的活力。如果要在杭州寻找一个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创新样本,杭州高新区(滨江)无疑最具代表意义。
钱塘江南岸的杭州高新区(滨江)。
作为浙江省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,二十年来,杭州高新区(滨江)在“八八战略”科学指引下,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从“小区、新区、边区”蝶变成为“数字经济最强区”、浙江“资本第一区”“工业第一区”,以不到浙江省千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全省2.8%的GDP总量。
2003年4月28日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杭州高新区调研时,为“天堂”杭州调整内涵:“过去是‘风景天堂’‘西湖天堂’,下一步是‘硅谷天堂’‘高科技天堂’。”
过去,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,造就了杭州“风景天堂”的城市名片。现在,敢闯、会创的新老杭州人和竞相而来的各类人才,正用一个个团结拼搏的创新创业故事,塑造杭州的又一张城市金名片——硅谷天堂。
04:00点击播放视频。
奋进者之城
人才总量超46万
一晃12年,刘宗孺50岁了。
当年告别妻子,带着厚厚一叠项目书,和两位朋友从澳洲飞到杭州高新区(滨江)的场景还历历在目。“说实话,当时是听到杭州高新区(滨江)在办一场创业大赛,刚好我有个创业项目,就想过来试试。”
刘宗孺没有想过要久留,所以只带了一个行李箱,但没想到,这一趟杭州之行,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。
当年,他的项目“智能家居芯片”,在创业大赛中相当出彩,成功入选了“5050计划”,杭州高新区(滨江)开出了优厚的创业条件,包括创业资金扶持、创业生活服务等,盛情邀请他留下创业。这个山西汉子,放弃了墨尔本大学执教的机会,留在了杭州高新区(滨江),创办了杭州博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
博联智能大楼。
从一开始的5个人,到现在的智能家居行业龙头企业,刘宗孺说,转了半个地球,没想到,他的人生梦想在钱塘江之畔实现了。
新一轮科技革命的“魔法棒”正在搅动世界的能量场,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,像刘宗孺一样,用脚投票,从美国硅谷、日本筑波、德国慕尼黑等地,会聚到了中国杭州。
00:28谭年熊是2006年从瑞典回国,到杭州高新区(滨江)创业的。
这位清华大学首批集成电路设计专家、国家级领军人才,曾赴瑞典留学、工作,31岁时,被瑞典媒体称为瑞典林雪平大学“最年轻的教授”。
杭州万高展厅展示“一颗芯片的诞生”。
如今,他在杭州高新区(滨江)创办的杭州万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已经拥有超过100款芯片产品,累计近300项知识产权,产品出口近100个国家和地区。
除了智能电网,我们在生活中所用的充电桩、智能水表、燃气表里,很多也用他们的芯片。
00:33同样从海外飞到杭州创业的,还有张璐帅。这位麻省理工学院合成生物学中心的博士后,两年前,也选择将创业的种子种在了杭州高新区(滨江)。
密码子研发人员及DNA存储模型。
“十四五”规划强调,要布局战略性、前沿性技术。其中就提到了“DNA存储”。张璐帅创办的密码子(杭州)科技有限公司,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DNA数据存储的初创型企业,提供以合成DNA为介质的数据存储技术。DNA存储密度是硬盘等传统介质的一百万倍,且具有介质稳定、可永久保存、能耗低、易备份等优点,是理想的下一代存储质。
杭州高新区(滨江)的强大磁吸力,也让创业者们主动做起推荐官,呼朋唤友到滨江。2013年,刘宗孺就邀请了墨尔本大学的同学回国创业,创业的地点也在杭州高新区(滨江)。
滨江物联网小镇有一个“智慧e谷”,展厅里,陈列着杭州高新区(滨江)企业的最新黑科技。每一项黑科技后面,都汇聚着无数高科技人才的智慧。
据统计,目前,杭州高新区(滨江)的人才总量已经超46万。在海外高层次人才方面,2022年,杭州高新区(滨江)新增各级领军人才70人、海归人才1200余人,新增市“115”国(境)外引智计划项目45个,位列全市第一。
如果说,杭州正在成为“全球人才吸引器”,那么,杭州高新区(滨江),无疑就是“吸力”最大的那一个。
滨江“鞋论”——
政府是鞋,企业是脚
让脚好走路,就要努力造好鞋
杭州高新区(滨江)有一个“鞋论”,那就是政府服务这只“鞋”要不断适应企业这只“脚”,“脚”长大了就要给更适合的“鞋”。
什么意思?
那就是,政府当“店小二”要当得到位。
这一点, 浙江浩普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郑政杰深有感触。
位于文三路199号创业大厦3楼的浙江浩普在今年迎来了10周年。这是一家从事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企业,手握15项发明专利。
“10年来,浙江浩普搬过3次办公地点,从天苑大厦到华星科技园,再到创业大厦,始终没有离开过杭州高新区(滨江)。”
原因何在?
因为在这里,“能安心创业,无后顾之忧”。
创业大厦。
落地杭州高新区(滨江)后,浙江浩普享受到了贷款贴息、专利授权补助、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补助等70多万元的扶持,还有稳岗补贴、留工补贴、以工代训补贴等40多万元补助。
杭州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朱志民在科创中心工作了30多年,他说,多年来,杭州高新区(滨江)一直围绕“硅谷天堂”的总战略服务企业,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。位于文三路的科创中心,主要工作就是服务科技型初创中小企业,实现“江北孵化、江南产业化”。
上午10点,正是办事的高峰期。走进文三路199号的杭州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江北办事大厅,却只见寥寥数人,因为诸多事项早已实现了“一网通办”。
2000年,杭州最早的办事大厅就诞生在创业大厦二楼。当年,杭州高新区便开始探索机关职能部门和会计、审计、质量认证等中介服务机构集中办公的模式,让“企业少跑腿”。
2002年后,企业从设立到运行的所有事务,已经都可以在江北的创业大厦办结。当时,在江南的办事大厅,也开始推行“一门式受理、一站式服务、一条龙办结”的服务机制。
2013年底,杭州高新区(滨江)成为浙江省首个商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,从“认缴制”“先照后证”,到“五证合一”“1+X多证合一”,到企业开办流程“一件事”一日办,再到商事登记无人智能审批、确认制改革,“一年一个升级版”。
企业选择一座城、一个区,本质上也是在选择营商环境。而杭州高新区(滨江)甚至还会把“鞋”送上门。
上周,一辆载着公安、人社、住建、规资等部门窗口工作人员的“移动审批车”开进了宇视科技总部。杭州高新区(滨江)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洪丽娜带着一众“店小二”,“端”上了涵盖9个部门54项上门服务的清单,将政府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。
这样的服务,市场认不认可?
目前,杭州高新区(滨江)已经集聚69家上市公司、超22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超10万家市场经营主体。
杭州物联网街。
在滨江物联网小镇的杭州物联网街,短短1791米,就聚集着15家上市企业,目前,总市值近7000亿元。也就是说,这条街每一米的价值,超过3.9亿元。按成年人迈出一步的长度为70厘米来算,在杭州物联网街上每迈出一步,就是2.73亿元。
它,也被称为“浙江最牛科技街”。
市场,以实实在在的数据给出了答案。
宜居之城
此心安处是吾乡
如今,刘宗孺已经把妻子也接到了杭州高新区(滨江),家就安在钱塘江边上。
闻涛路“最美跑道”,是他常去的地方。
闻涛路“最美跑道”。
每逢3月,“最美跑道”便以十里樱花惊艳亮相,游人往来热闹。那些橙红的、蔚蓝的明快色彩,化作跑道铺就于闻涛路和江堤之间,中央隔离带栽种的樱花、紫薇、石楠等植草,相映成趣。
“最美跑道”,宛如杭州高新区(滨江)的两面:一边江潮澎湃,讲述着如火如荼的创业故事;一边花海盛开,映衬着黄发垂髫、明媚笑容,一步一风景。
浙大二院滨江院区门口的新月人行天桥。
前段时间,浙大二院滨江院区大门口新建成的一座天桥突然刷屏。这座天桥“出圈”的原因,不仅因为其充满科技感和艺术感的设计,还因为投用后实现了人车分流,有效缓解了浙大二院滨江院区主入口及周边交通拥堵的问题。
除了浙大二院滨江院区,杭州高新区(滨江)还有浙大儿保滨江院区、武警杭州医院等“家门口”的大医院。优质医疗资源的集聚,成为杭州高新区(滨江)的另一张名片。
物联网小镇。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在杭州高新区(滨江)。
杭州物联网街所在处,是杭州高新区(滨江)的核心地段,寸土寸金。
半径一公里内,1号线和6号线“双地铁”穿过,北面流淌着建设河,推窗就是风景。跨过建设河,北岸是杭州高新区(滨江)的道路“一哥”江南大道,东面便是风情大道,直通机场高速。
武警杭州医院离此不过900米,附近还有江南实验学校、丹枫实验小学等学校。
周边围着钱塘春晓、缤纷小区、明月江南等小区。星耀城二期、星澜里等大型商场,也近在咫尺。
每天清晨,数以万计的年轻人从四面八方而来,像潮水一样涌向物联网小镇的30多幢楼宇。如今,小镇已经拥有创新创业人才9万多人。
这里是年轻人眼里的造梦高地,因为他们看到,除了上市企业扎堆,很多小企业也都在这里从小做到大。对他们来说,这是最强大的吸引力。
物联网小镇。
蒋栋栋一家,曾经就住在物联网镇一带,这里以前是一片农田。“家里人靠种龙柏、棉花、白菜等作物为生,产量好的时候,每亩能有4000多元。”
2015年,西兴街道的七甲闸、星民、共联、协同等4个村(社区)完成整村拆迁,为小镇的建设腾出了更大的空间。蒋栋栋的老家宅基地,现在造起了海康威视大楼。
如今,这些为杭州高新区(滨江)建设作出贡献的原住民,很多都住进了安置房。
明乐府小区,位于滨江区浦沿街道规划一号支路以东,智源巷以西,新杨路以南,芳沁街以北。
这里原来是杨家墩社区,原拆原建。
2022年7月,10幢33层的高层住宅在这里拔地而起,共有1115套房源,成了杨家墩居民的新家。
明乐府小区。
走近明乐府,映入眼帘的是主入口的江南中式元素造景,10幢住宅围合成一个中央绿化庭院,配套用房也相对独立,既方便居民生活,又闹静分离。
2001年,杭州高新区(滨江)启动安置房建设,截至2023年8月,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安置房小区(苑)60个,总建筑面积1036万平方米、房源63570套,回迁安置21324户、110203人。
为迎接杭州亚运会,杭州高新区(滨江)正在加速推进道路建设提升、片区“微更新”、绿化公园提升。
泰安路与科技馆街交叉口,打造了一个光影公园,灯光与绿意串联,亚运与光影结合,好玩、时尚、简洁。
每到夜晚,老人、小孩、外来创业者、新老滨江人,迎着晚风,在光影之间流连,绘就一幅美好的城市夜画卷。
【北高峰观察】
创业生活相宜
方成硅谷天堂
——林建安
杭州高新区(滨江),是杭州高质量发展的“一面旗帜”。
钱塘江南岸,林立高楼勾勒壮丽天际,一如创新之笔雕琢而出的活力之城。20年前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调研杭州高新区(滨江)时,要求杭州打造“硅谷天堂、高科技天堂”,赋予了杭州全新的城市气质。
20年来,在“八八战略”指引下,杭州推动了山水人文之城到创新活力之城的气质之变。
走过波澜壮阔的20年,杭州的人才总量突破300万,全球科技集群排名跃居第14位,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连续20年蝉联全国第1,上市企业累计达294家,居全国第4位。举全市之力建设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,已经集聚浙江超60%的国家科技奖项、超70%的国家重点实验室、超80%的国家“杰青”“优青”人才。
在杭州G20工商峰会期间,国家主席习近平介绍杭州为“创新活力之城”。杭州的创新活力,从此闻名。如今,高水平打造“硅谷天堂”“高科技天堂”,为杭州标注了全新的战略定位,也成为了杭州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。在这个远大目标之下,需要杭州进一步打开战略布局、拓展发展路径,不断扬长补短、争先创优。
打造“硅谷天堂”,必须要有“科技锋芒开石垒”的魄力,以更大手笔、更大魄力、更大担当推进科技创新,加快建设全球创新策源地。
打造“硅谷天堂”,还要有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的情怀 ,推进产城人“三态融合”,让杭州与企业、人才实现双向奔赴。
之江潮水连海平,创新之潮逐浪高。钱塘江畔的创新之笔,定将为“硅谷天堂”添彩增色。
文/记者 莫士安 陈奕 林建安
摄影/记者 夏阳
视频/记者 俞建效 肖宽